Harbon'Blog

社交货币

这个术语的原意是,利用人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质,来塑造我们自己的产品或者思想。

        简单来说,我们在微博或者微信上天天发东西,和朋友们聊天所拥有的谈资,其实这些东西代表并定义了我们自己,而这种可以获取认同感和联系感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社交货币。在社交媒体上,我们会倾向于分享那些使我们看起来健康向上,学识渊博的内容,当然也不乏“高富帅”和“白富美”。比如,今天我与xxx大佬共进晚餐(装逼,以提升自己在别人眼中的社交逼格),再比如,拍张与猫咪的合照(卖萌,展示自己有爱心,喜欢小动物)。还有,这帖子不转不是中国人(表现自己强烈高尚的爱国情怀,但我对这种以爱国情怀绑架他人的行为很想说句MMP)。。。,如此种种行为,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社交货币。

        都说人类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,即我们都有一个假想的共同体,拥有着相同基本价值观,比如不能杀人,不能放火,遵守交通规则,没有这种货币是无法融入社会的,这是社会的准入条件,我暂且称之为社会准入币。基于准入币之上的还有主流社交币,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,譬如,摒弃重男轻女,相信科学不要迷信等等,没有这种货币你可以生存,但你得承受相应的社会排挤的代价。在社会的变迁中,准入币是变化最小的毕竟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,但主流币的变化却是不断地变着。如果你把时间跨度放大,并且分割之,你就会发现,历史上不同时期,社会主流社交币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,甚至会出现两个极端,格格不入的现象,不要歧视同性恋,保护动物,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这些都是当代社会所谓的政治正确的货币,但如果回退500年,这些东西好像又并不是那么回事。你在当今社会能生存,说明你认同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,你的言行举止无不反应着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。读过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的人都知道,我国的国民性经历了多次变革,从商周春秋战国的贵族文化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文化,再到隋唐宋的平民文化,再到元明的流氓文化,再到满清的奴隶文化。。。虽然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,但如果你单独把贵族文化和奴隶文化拿出来比对,你会发现他们确实是两个极端。一个追求独立发展,一个追求绝对服从,一个追求内在修养的精致高雅,一个追求外在的愚昧野蛮(天朝上国)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每个时代主流币都尽不相同,但基于这种主流币衍生出的各种各样的社交币其作用却不尽相同,爱国币,鸡汤币,爱心币。。。清一色正能量。至于为何人们喜欢分享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来展示自我,答案我们都清楚,因为我们喜欢。对于每天和一个杞人忧天,见识短浅,满口粗鄙之语,感觉全世界都对不起他的人相处来说,我们更喜欢和积极向上,饱读诗书,待人礼貌,广交朋友的人相处。不只是正能量能够互相传染,而且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,并且通过他们我们能进一步拓展我们的社交圈,从而提升自我价值,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逻辑圈。除此之外,跟他们相处,会让我们更有面子,对,就是有面子。无论是夫妻之间,亲戚之间,朋友之间,如果其中一方让另一方觉得他/她在他/她的社交圈中,能让他/她觉得有面子,那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一种单向增益效应,即会让有面子的一方更喜欢对方,对对方更好。说是单向,但其实可以理解为镜面反射,即你对我好,那我也相应地对你好。

        总的来说,发社交货币,对于提升我们的社交来说是必要的,但每个人他的社交货币总价值存量在一段时间内是一定的,它的价值依赖于你的知识存量,你每次发行都在消耗你的知识存量。当存量一定时,它总有一天会用完,这时候就会发生如真实世界通货膨胀一样的效应,你的购买力会降低。这就是为什么你第一次看到这个人发个鸡汤文会觉得他很上进,但如果他经常发这样的鸡汤文,你就会觉得厌烦。所以啊,拓展知识存量就是增值你的社交货币,只有社交货币价值足够高,你才能购买与其等值的认同感和联系感,自我价值也能以更高的形式实现。人生苦短也好,乐长也好,人总归是社会动物(不包括极少数想要田园牧歌,箪食瓢饮的人),虽然任何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,这点我不反对,但只吃存量者比将被存量所吃(来来来,喝点鸡汤补补身子)。